茯苓,中药名。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(Schw.)Wolf的干燥菌核。多于7~9月采挖,挖出后除去泥沙,堆置“发汗”后,摊开晾至表面干燥,再“发汗”,反复数次至现皱纹、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,阴干,称为“茯苓个”;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,阴干,分别称为“茯苓块”和“茯苓片”。
中文名称:茯苓提取物
英文名称:Indian Bread Extract
别名:茯菟、茯灵、茯蕶、伏苓、伏菟、松腴、绛晨伏胎、云苓、茯兔、松薯、松木薯、松苓
主要成分:多糖、三萜和脂肪酸类成分
提取来源: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
物理性状:棕黄色粉末,特殊气味
类别:利水渗湿药
性味与归经:平;甘、淡;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
化学成分:茯苓中含有多糖、三萜和脂肪酸类成分。其中茯苓糖(Pachymose)为主成分,含量84.2%。另有报道β-茯苓聚糖(β-Pachyman)为主成分,约占干品的93%。三萜类成分有茯苓酸 (Pachymic acid)、土牧酸、块苓酸、齿孔酸、松苓酸、松苓新酸等。脂肪酸类有辛酸(Caprylic acid)、月桂酸(Lauric acid)。其他尚含有麦角甾醇(Ergosterol)、树胶、甲壳质、蛋白质、脂肪、卵磷脂等成分。